今年5月以来,针对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泸州市江阳区开展清理整治“奇葩证明”问题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及证明材料过多过滥等问题。(10月24日《四川日》)
“奇葩证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主题教育聚焦这些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证明材料过多过滥问题,既是主题教育的要求所在,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所在。由于这些“奇葩证明”涉及诸多部门的沟通协调,涉及相关的机制体制改革,涉及党员干部的能力作风,所以尤其艰难。正因为艰难,所以更显得可贵。从泸州市江阳区的专项整治行动来看,清理“奇葩证明”虽然是硬骨头,但只要坚守初心使命,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在网络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受各种因素制约,在办理相关事务中确实需要当事人出具各种证明材料,这也无可厚非。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大数据全面发展的时代,如果继续抱守陈规,让老百姓去出具相关的繁琐证明,那就属于典型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了。有些材料可以通过相关信息共享平台查阅查找的,就没有必要让当事人多次跑腿。比如过去要补领结婚证,居民身份信息变更证明、婚姻登记档案遗失证明、婚姻关系证明等,一个也不能少;派出所、档案局、乡镇街道,挨个要跑一遍,如今则需要当事人填写好《申请补领婚姻登记证声明书》《婚姻登记个人信用风险告知书》就可以了。只不过要求办事人员要多一份责任心,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清理“奇葩证明”,对于当事人来说虽然减少了程序要求,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并不意味着减轻了监管责任,而是对具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部门协查、内查机制,打通原有的信息孤岛,加强相关法规和业务培训,确保工作正常运转。同时,也要配套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明确非因经办人员主观过错、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等因素造成错误或损失的,对经办人员不作负面评价,不追究相关责任。在强化监管责任的前提下为经办人员进行“松绑减负”,才能让更多的“奇葩证明”少一些存在的空间和可能。
客观而言,“奇葩证明”早已存在,并且大家都深恶痛绝,也不愿意为此浪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但为啥始终难以清理到位,为啥推进不力,问题的关键就是部门扯皮,大家都害怕承担责任。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一方面需要上级机关加强督促检查,明确各部门清理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同时也需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群众批评监督。只要各级领导干部都始终坚守服务为民的初心使命,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扎实开展“奇葩证明”的清理工作,就会啃下这块硬骨头。(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