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2-12-12 10:09:44) 编辑:盛飞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作为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牵引,加强与重庆方面全方位协作,在协同共进、互利共赢中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等教育在引领支撑成渝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成渝中部地区高等院校创新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环境还存在不少短板,需要不断巩固强化。
当前,成渝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科技创新投入比较优势薄弱。2021年,成渝中部地区11个市(区)(包括内江、自贡、遂宁、资阳、合川、永川、荣昌、大足、铜梁、璧山、潼南等)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经费投入约206.08亿元,约占成都市和重庆市中心城区相关投入的1/5,且中部各区域间经费投入强度差距也较大。r&d投入现状制约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的步伐和水平。二是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乏力。包括高等教育主体结构不平衡、资源布局不合理和平台搭建不完善。截至2021年底,成渝中部地区仅29所高等学校,其中本科院校8所、专科院校21所,在川渝高校中分别占比3.94%和10.34%。成渝中部地区本科高校主要集中于内江、自贡、永川、璧山、合川和铜梁,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难以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另一方面,29所高等学校中,仅有四川轻化工大学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难以满足助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 面临这些问题,成渝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如何引领支撑科技创新发展? 把握高校迁建有利机遇,大力推进科创资源布局调整。要重视高校迁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积极影响,推动迁建高校与企业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借鉴三线建设时期高等教育资源大转移和将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例如,清华大学在四川绵阳设分校,促使绵阳成为我国唯一的科技城和重要的国防研究基地,并在办学期间通过科研合作、产品转移等方式,协助军工企业研发出多项新产品,为我国的国防科技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 强化高等教育建设,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一是增强高等教育自身“造血”功能。搭建人力资源和高等教育互通合作平台、职业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以及高校产学研协同和成果转化基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输血”力度。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支持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成渝中部地区办学。强化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引导,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推动高校主体的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三是开展多模式对口支援“活血”工程。实施“对口支援成渝中部高等学校计划”,吸引和鼓励区外优质高校采用订单式合作、阶梯式帮扶、滚动式支持等支援帮扶模式,大力推进成渝中部地区高校跨区域合作。四是打造对接地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特色专业集群。成渝中部地区高等院校应整合高校优势学科资源,主动对接地区产业链和创新链,增强其内生动力和服务能力。 整合高等教育资源,组建产业合作攻关战略联盟。一是联合组建成渝中部地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探索构造“双一流”大学、211高校以及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等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力支撑的“学校”办学模式,围绕成渝中部地区重点产业和项目,强化高校科研协同创新。二是启动实施互动性跨校“知识集群计划”。引导高等院校学习借鉴德国“卓越计划”经验做法,面向成渝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瓶颈,组建产业合作攻关联盟,形成多学科研究集群,推动高校资源集聚,助力成渝中部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三是加快构建开放式跨界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依托高校联盟跨边界协同创新项目,构建整合型协同创新文化和联盟运作模式。通过建设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激发高校的创造活力,培育创新文化,建设成渝中部高校创新生态圈。 创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完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一方面,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力度。支持高校联合成渝中部经济开发区或企业共建大学科技园,通过探索“区域外大学科技园联盟设立工作站”“企业牵头 政府参与 高校资源整合”“校友创新创业企业 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特需项目”等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结构完整、产学研灵活互动机制灵活的有机体系。另一方面,完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支持高等院校学习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技术转移中心和芬兰“应用科学大学”创建“专业智力中心项目”的经验做法,引导高校设立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机构。 (作者系内江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本文是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等教育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