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3-12-8 10:59:2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工作制度。35年来,“四下基层”所蕴含的精神要求以及贯穿其中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历久弥新,不断被各地学习推广、深化运用,成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宝贵经验。
“四下基层”的首要问题是“下得去”。基层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党的方针只有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党的政策只有在群众中“开花结果”,党的理论只有在群众中“深入人心”,才能富有生命力,才能变“党的政策主张”为“群众自觉行动”。“下基层”不是为下而下,不是走过场、不能“放空炮”,要带着问题下、带着责任下、带着方法下、带着初心使命下,既要“身下”更要“心下”,做到“下”而有为、“下”而有效,在“身入心至”中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要和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让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润物无声”,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富民举措“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生动实践。要在“下”字上用心用情用力用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的成效,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四下基层”的关键环节在“沉得住”。“四下基层”,关键是既要下得去、更要沉得住。如果沉不下去、浮于表面,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只是身入而没有心入,那么无论是几下基层,都难以赢得人民满意的“笑脸”,就不可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声音,掌握一线真正的情况,真正把党的政策主张宣传到群众心坎儿里。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打开“窗子”、不摆“谱子”,听真话、察真情、谋实招、办实事,对于“顽瘴痼疾”敢于“动刀子”“下猛药”“治沉疴”,真正解决一批“疑难杂症”,为人民群众带去“及时雨”“雪中炭”,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工作落实。只有身心合一,才能以拳拳为民之心融入基层,以勤勉务实之力服务基层,才能不负群众期待,才能让党心与民心贴得更紧,才能真正使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四下基层”的工作成果要“上得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党员干部要从“四下基层”品读“人民至上”的真理智慧,汲取为民造福的奋进力量,交出“人民至上”的新答卷。政策主张向下,让党的声音“聚民力”;调查研究向下,让决策部署“顺民意”;信访接待向下,让群众工作“惠民生”;现场办公向下,让一线解题“暖民心”;人民利益至上,让“四下基层”谋“民福”。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谋民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只要我们脚下有泥、肩上有责、心中有民,就一定能以优异成绩和丰硕成果向人民奉上合格“考卷”。 “四下基层”是践行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是更好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把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重大任务,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途径,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把推动发展作为落脚点,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编辑:盛飞 校对:徐海鹏 责编:邓强 审核:赖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