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2-11-28 8:38:54) 编辑:盛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内涵叠加了“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其他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成渝地区的使命与担当。“一干多支”作为四川区域发展战略,成为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支撑。因此,唱好“双城记”建强“川干支”,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既是四川的使命和担当,也是四川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四川生动实践。
促进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对“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提出了新要求和宏大格局,而且创造了“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走深走实的有利环境和国家战略指引。“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能够强化四川各市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经济实力,以“双核”引领、“双圈”联动、“多支”协同,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四川“开花结果”的“四梁八柱”。 必须指出的是,四川个别市州以及个别县(市)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圈内”。“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则是四川省域的“全覆盖”,是四川全省的区域发展战略。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促进四川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唱好“双城记”建强“川干支”。只有唱好“双城记”,才能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建强“川干支”;只有建强了“川干支”,“双城记”的四川竞合能级才能强大,才能更好地与重庆相向而行。 唱好“双城记”阶段性成效显著 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配合国家有关部委编制7个规划,两省市联合编制13个规划(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了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施工图”和“路线图”。充分发挥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双核引领作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区域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两年多来,川渝两省市积极谋划推动一大批重要的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项目加速开工建设。2021年成渝地区经济总量7.39万亿元、在全国占比6.5%,2022年上半年达到3.6万亿元,发展态势良好。两地产业互补性强,正在联手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川渝还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度推动合作,共同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标准共建西部科学城。开通了川渝之间许多政务和民生的通办事项。“双城记”的阶段性成效十分显著。 同时,“双城记”的大合唱,激发和带动了“川干支”的做优做强,进一步促进了四川区域空间布局的整体优化、功能体系的整体完善、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四川区域差距呈现出了缩小趋势。 “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深化与拓展 深化拓展四川区域发展战略,要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对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的关键点,与时俱进,促进四川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唱好“双城记”建强“川干支”,促进四川区域协调发展,要聚焦高端化、数字化、集聚化、绿色化、融合化趋势,持之以恒抓项目、强链条、兴产业,不断提升“一核”(成都超大特大城市)、“一圈”(成都都市圈)、“三心”(三个省域副中心)、“多支”(各类各层级城镇群、经济区、经济走廊、经济轴带、园区)的发展质量、效益,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一核一圈三心多支”的高质量协调发展,增强四川的综合竞争实力;以建强“川干支”为唱好“双城记”赋能。 唱好“双城记”建强“川干支”,深化拓展四川区域发展战略,可以与时俱进地将“一干”衍生为“一核一圈”,“多支”和“五区”裂变为“三心多支”。“一核一圈三心多支”本质上仍然是“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战略与“一干多支”四川区域发展战略有机契合嵌套的新表达。 “双城记”走深走实的体制机制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唱好“双城记”建强“川干支”,破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摒弃形式主义和“花架子”,要重实效、重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必须构建和完善促进成渝地区和省内区域协调进一步走深走实的体制机制,疏通制度“淤塞”,破除行政“壁垒”,撤除市场“藩篱”,重构成渝地区和四川各市州间的良性竞合关系。 为此,要着力构建和完善税收与gdp的分享机制、招商引资的利益分享机制、产业建圈强链的体制机制、数字经济运行的赛道机制、区域经济品牌的共享机制、县域经济群落的集成机制、会展经济的市场链接机制、重大项目的ab协同机制、多制度有机衔接认证机制、干部交流互派的连心机制等。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