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1-4-5 8:15:0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众所周知,高校专业调整是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战略、高校发展、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这不,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精算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毫无疑问,高校专业设置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历程。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有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或调整上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结果造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部分毕业生难以就业的两难困境。为此,前不久,教育部根据2020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全国不少高校累计共撤销518个本科专业。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同时,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既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虽然对于高校专业调整,不能把新增或撤销专业的数量与学校办学质量简单划等号,而应科学辩证地看待,但对于高校来说,专业设置既要有前瞻性,也要具有科学合理性,尤其要具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和设备设施等教学资源,要增强办学定力;既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市场需求,也要避免盲目跟风和功利化办学,真正把精力放到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毕业生有好的就业前景。 为避免出现类似情况,所以高校在设置相关专业之前,有必要进行相关调研,应分析社会人才需求,明白高校专业设置不是应景之策。即人才培养数量、层次、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匹配,不能关起门来办学,简单迎合家长和考生对所谓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同时,政府部门对于平衡大学专业的“冷热”度,也应积极引导,尤其要将地方高校的办学思路引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去。同时,高校专业设置要考虑引领社会创新和进步,不能一味地跟随市场。更何况,高校在设置新专业时,不仅要看专业是否能抓眼球,更重要的是赋予新专业科学周密的规划设计和根底深厚的内容供给。因为毕竟专业不是办得越多越好,办好办强才算成功。 但愿宜宾燃面学院不是应景之策,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独门绝技”且好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