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诗词,从爱上生活的点滴开始-pg电子麻将胡了2试玩

http://www.scol.com.cn(2023-12-5 10:34:04)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付真卿
作者:付真卿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专访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雨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12

  人物简介

  杨雨

  湖南长沙人,1974年出生,文学博士。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唐宋词研究、中华经典吟诵与吟唱文化研究,著有《宋词的女性意识》《网络诗歌论》等30余部著作。多次主讲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担任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等栏目点评嘉宾,长期致力于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让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去了解和推动不同文化的互鉴互补

  研究诗、礼、乐,你会深刻感受到中国历史上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程

  跟着书本去旅行,跟着诗词去旅行,这是以前的传统教育里很少提倡的,但现在我们有了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更好的条件和契机,这是一个更好的时代

  每个不同的地域,都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素质,可以成为诗歌创作和传播的源头活水

  在诗词圈中,杨雨无疑是与众不同的。

  “70后”的她,气质出众又年少有为,33岁获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精通法语、英语,完美地诠释了那句“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

  更让杨雨被广为人知的,是伴随近年来古典诗词热潮的兴起,她从校园走上荧屏,成为《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人气明星。与常人印象中的专家学者不同,杨雨建诗社、当评委、拍视频、玩抖音,用时下最潮的方式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击鼓弹琴、把酒吟唱,向世人分享传递古典诗词的优美韵味。

  10月22日,杨雨在湖南长沙接受四川日报全媒体“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记者的专访,讲述她与她热爱的诗词之间的故事。

  ■“曲折”生涯 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字的美

  杨雨197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受家庭影响,她很小的时候便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不过在大学本科时,杨雨却选择了法语专业,硕士时攻读中国哲学,直到读博士才又回到了她一直钟爱的中国古代文学,攻读唐宋词研究及批评。

  2001年,杨雨获得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前往中南大学任教。因为出色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成果,2007年,33岁的杨雨获聘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成为当时学校里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从法语到哲学再到文学,回想自己这段“曲折”的学术生涯,杨雨说,它反而对自己后来的诗词研究裨益良多。

  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一期节目里,作为点评嘉宾的杨雨在现场用法语吟诵了法国著名诗人保罗·魏尔伦的作品《月光》,赢得满堂喝彩。在许多场合,杨雨都被问到法语与汉语、法国诗歌与中国诗词之对比这样的问题。

  “法国作家都德曾写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但那其实是在特殊的战争背景下写下的。”杨雨说,她也会经常跟学生们说,除了汉语,她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语言之间的比较其实不太有意义,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母语都一定是最美丽的语言。”杨雨说,她非常喜欢法语,但是在这之前,她就已经爱上了汉语,特别是最能够承载汉字、语言以及意象之美的中国古典诗词。

  相较于区别,杨雨更愿意去发现法国诗歌与中国诗词的相似共通之处。中国诗词中有意象之说,即通过自然中的物象来寄托人的感情思想,寓情于景。例如古人一看到月亮就会有思乡之情,会感受到月色的纯净之美。在法国诗歌中同样也会有类似的认知,月亮可以承载对爱人的相思。“像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于自然美的赏爱之情是完全可以相通的。”杨雨说。杨雨觉得,学习法语之后,帮助她跳出传统的汉语语境下的视角,站在另外一个视角,回过头再来看汉语,就好像是站在一座山上,看向曾经爬过的另外一座山,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专业,认知中国文字、中华文化的美。

  ■ 讲授诗词 发现生活中细微的美

  杨雨的电视讲坛经历开启于2008年,她在湖南电视台的两档文化栏目中开设讲座,首次“触电”。2011年开始,杨雨走上央视《百家讲坛》,先后推出《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端午时节话屈原》《诗歌爱情》《杨雨话中秋》等一系列诗词讲座,广受观众好评。

  此后,随着国内古典诗词热潮的兴起,杨雨开始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跟着唐诗去旅行》等各种诗词电视节目中。在全新的舞台上,形象出众、博学多才、谈吐不俗的杨雨很快出圈。除了上文所述用法语吟诵诗歌,杨雨在节目中时常身着各式汉服,对历朝历代的诗词信手拈来,还曾现场表演了一段琵琶弹奏……她成为粉丝口中的“诗词女神”。

  对于突然走红,杨雨也始料未及。她说当初选择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冷门专业完全是出于喜爱,也做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谁能想到古典诗词会这么火?”

  但杨雨一如既往淡定处之,因为她只是在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因为热爱,杨雨化身“空中飞人”,不断奔忙在全国各地,除了参加电视节目,她还开始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录制音频节目,开设抖音账号等,通过这些平台传播推广中国古典诗词。

  今年,杨雨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她参加了央视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山水间的家》,与央视主持人撒贝宁等一起走进乡村,寻找山水之间的诗意栖居。在节目录制中,杨雨体验了例如挖地种树、修路铺砖等新鲜事物,也不忘分享突然间在脑海中冒出的优美诗句。虽然节目本身与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但杨雨说自己仍全身心地投入,去体验和享受不一样的生活。这也是一直以来杨雨想要传递给世人的态度:欣赏诗词、感知诗词温度,要从爱自己、爱生活开始。

  “一个人要爱上诗词,首先要学会去发现身边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感受美,感知伤痛,真正去理解这个世界,去爱这个世界。”

  杨雨说,其实古代诗人的逻辑也是这样,因为发现了一只鸟或者一对鸟,觉得鸟的声音很好听,然后把它写下来;由这一对鸟儿美好的鸣叫声,诗人可能会联想到一对少男少女美好的爱情,这种联想是自然而然、有感而发的,而不是谁刻意强加的。最后就有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杨雨说,也许诗人最先开始创作的时候,就是因为看到一对鸟儿,引发了诗人心中美好的情感。当然,随着诗歌的不断传唱、流传,后来人的解读会赋予它更多更宏大的意义,或者关系到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这也是诗词最大的特点,可以引发很多联想的思维,可以从各种角度去解读。

  “但是我相信,诗人最早的创作,其实就是发现了生活中那种很细微的美,可能就是抓住一个瞬间,呈现在诗词中。”杨雨说。

  ■ 吟唱经典“好玩”中感受诗词的共情之美

  虽然没有预料到诗词如今会这么火,但多年以来,杨雨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广普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2013年,杨雨牵头组建了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团。

  “诗歌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杨雨说,在古代,诗词往往都是通过吟唱的形式流传开来,而她希望将这样的形式接续传承下去。

  “最开始其实谁都不太知道什么是吟唱。”杨雨回忆,大家分不清传统的吟诵与现在流行、美声或民族唱法的区别在哪儿。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学,向一些健在的吟唱大家请教,学习他们读书的腔调,尝试对不同的作品用不同的方言吟唱出来。吟唱团甚至还会尝试按照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谱曲,用现代人耳熟能详的音乐形式将经典吟唱出来。

  转眼吟唱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成员从最初的数十人发展至约500人。10年来,吟唱团始终坚持发掘、保存、传播、创新传统古诗词吟唱,坚持在当地的学校、图书馆等地开展公益活动,免费开设吟唱课堂,带动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通过吟唱经典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怎样才能吟唱好一首经典作品?杨雨觉得,要先从“玩起来”开始,最终则要归于共情。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杨雨带着吟唱团新一批的学生吟唱了李白的《将进酒》。

  “他们开始时有点‘板’,我说这样不行。”杨雨说,《将进酒》是一首祝酒歌,甚至可以说是劝酒歌,是李白喝到半醉的时候,和他的朋友们在酒桌上正“嗨”的时候唱起来的,虽然当晚大家吟唱的时候没喝酒,但要尽量将那种状态表达出来。

  “我这么一说大家就会觉得很好玩,很好奇,想要去了解为什么李白会说出‘与尔同销万古愁’,为什么李白有着像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不绝的黄河水那样的万古愁想要去消解。”杨雨尝试让同学们在头脑中还原喝酒后的情景,可能是高中毕业后的聚会,大家把酒言欢、相互祝福,也可能是在自己的成年礼上,第一次放肆地将啤酒杯摔碎。

  “这些情景他们是不陌生的,慢慢去贴近李白当时的所思所想,再去感受诗词,他们马上就有了共情。”杨雨说,传统文化并不只停留在历史的传统之中,它一定是延续到了今天的日常生活里,古人的一切所思所想,在今人这里都能够得到非常鲜明而强烈的回应。

  对话

  文化传承发展 现在面临非常好的机遇

  诗词寄托人最真实情感

  记者:今年您开通了抖音账号,开始通过短视频分享对诗词的感悟。我注意到开栏第一个主题选择了“诗词中的爱情”,为什么会从这个主题开始呢?

  杨雨:可能大家在学生时代学习到的诗词,许多都是与自然风光、家国情怀相关的,但其实爱情才是诗词作品中的主流。

  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情感无外乎亲情和爱情,但如果要触发写诗的动力,具有爆发性和震撼性的,一定是爱情。因为亲情是细水长流的,根植于我们的血脉当中,潜移默化,不太容易形成诗歌创作的爆发力,除非一些特定的事情发生,例如离家远行、女儿出嫁,但这样的时刻在人生当中其实不是那么常见。

  但爱情是具有爆发力的,两个之前可能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在一刹那间迸发了相互从来没有感知过的情感,这种爆发力其实是创作经典作品重要的灵感来源。

  无论是现在的流行歌曲,还是古代的诗歌,始终都会歌咏爱情,而且更容易歌咏爱情中的失落情感。我们在享受爱情的甜蜜快乐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创作,而当品尝到爱情的苦涩,例如跟恋人分手,或是即将分隔两地,这个时候一定是诗词作品源源不断的时刻。爱情也好,亲情也罢,诗词都是寄托人最真实情感的。

  诗礼乐不是故步自封一成不变的

  记者:诗词寄托着个人的情感,而从整体上看,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您如何看待其历史和现实价值?

  杨雨: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有三个关键字:诗、礼、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君子的人格,或者说其基本修养需要具备的三大要素。对于诗,孔子教育他的学生,包括教育他的儿子时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你不学习诗,连说话的基本能力都不具备。他口中的诗特指《诗经》,我们后来把它延伸扩展理解为所有的诗一样的文字和语言。然后“不学礼无以立”,指不学习礼就不能安身立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子。

  很多学者都认为,礼乐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域、民族的特质所在。而礼乐文明又更多地承载在诗这样一种表现形式上。所以,无论是在做研究还是与学生交流时,我经常把诗和其承载的礼乐文明融合到一起去理解。研究诗、礼、乐,你会深刻感受到中国历史上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程。

  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诗歌以四言为主,而到了汉代以后开始演变为五言为主。那是因为在汉代,中原民族与西域各民族的音乐发生了碰撞融合。其中一个特别好的契机就是张骞“凿空”西域开辟古丝绸之路,其影响不仅在经济贸易,更是促进了文化交往,他从西域带回的乐器乐曲,经过汉代音乐家的融合改编,形成了风靡一时的宫廷礼乐,流传民间。通过音乐的融合,促成了汉代五言诗的兴起,并在魏晋南北朝繁盛,成为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一支。

  再看宋词,词在宋代达到繁荣顶峰,但萌芽是在唐代,因为在唐代出现了词这种文学形式需要的音乐。汉之后,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特别是初唐,不仅国家强盛,在文化上更是自信包容。在这个时期,我们吸收了很多外来的音乐,与我们的传统音乐相融合,促成新的燕乐的产生。燕乐成为宋词创作传播必不可少的土壤。元曲更是如此,其本身就是那个时候的北方少数民族喜欢的音乐。

  所以,音乐的这样一种多元文化融合过程,促成并丰富了诗歌的历史。诗礼乐不是故步自封一成不变的,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突破和创新,而这本身就是文化的传承发展。

  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近传统文化

  记者: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您如何看待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

  杨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在其实面临非常好的机遇。一方面是传播手段更加丰富,更加大众化,它真的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中国的教育公平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以前平民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条件。宋代以后这个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做不到全民教育普及。而现在,全民教育普及让大众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处于历史的最高点。同时,现在融媒体的传播手段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终端,而且相当便捷。传播的形式也非常丰富,搞笑的、有趣的、学术化的,你甚至可以在手机上看到一个大学老师课堂的全部过程。我们的视野也比以前更开阔,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让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去了解和推动不同文化的互鉴互补。

  另一方面,现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整个教育体系都越来越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人格养成的重要性。所以无论从制度设计,还是学习条件,都提供了最好的资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亲近传统文化。这几年我在国内各地出差时,经常看到老师带着学生在游学研学。比如说我们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如果能够去杭州西湖边看一看,我相信孩子们马上会爱上这组词,爱上西湖的水,爱上孤山的梅,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所以,跟着书本去旅行,跟着诗词去旅行,这是以前的传统教育里很少提倡的,但现在我们有了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更好的条件和契机,这是一个更好的时代。

  碎片化阅读是好事,但远远不够

  记者:在这样一个更好的时代,您觉得文化传承发展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不足呢?

  杨雨: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和不足的话,我觉得传播手段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例如我们经常抨击的现象,抱着手机不看书,知识和信息的接收是碎片化的。

  其实碎片化的阅读和信息接收,不光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现在的任何知识信息都是这样。它有它的优势,因为我们确实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如果能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阅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比如说经常出差时,在等高铁、等飞机的过程中,可能就是半个小时,你让我捧一本大部头的专业书籍可能也看不进去,这时在手机里翻一条抖音,或者听一段音频书,时间就利用起来了,碎片化阅读本身不是件坏事。

  坏事在于如果你仅仅满足于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把它当作主要甚至全部,那是远远不够的。我说碎片化阅读是件好事,那是基于我已经有一个相对稳定、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碎片化的信息填充对我来说是有益的补充。但如果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和完整的知识结构,碎片化的信息只会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混乱,好像你什么都懂,但其实你什么都不懂。我觉得这个是有害的。所以,我觉得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首先要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不拒绝碎片化的阅读,这样就能更好利用现在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来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跟不同的地域文化去对话和碰撞

  记者:四川与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都有密切的关系,您如何看待这些人物以及他们的作品与四川地域文化特点的关系?

  杨雨:陆游有两句诗“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虽然这两句诗是夸湖南的,但我觉得可以推而广之,那就是每个不同的地域,都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素质,可以成为诗歌创作和传播的源头活水。

  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四川无疑是最特殊的地域之一。特别是以成都为核心的四川盆地,有着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像是一道屏障将四川保护起来。有了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国”后,四川物产资源更加丰富,自古以来当中原发生战乱时,四川往往是首选的避难所,上苍眷顾之地。所以这里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一直做得很好,孕育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与作品。

  安史之乱后,杜甫来到四川,度过了他后半生中相对稳定的几年,也是他创作生涯的高峰时期之一。当忧国忧民的心境遇上安逸稳定的生活,让杜甫既能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能写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四川与杜甫真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又如李白,我觉得四川的地域文化是孕育李白这种豪放飘逸性格最重要的因素。在那个时代能写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必然与“天府之国”的富足、与他的家庭条件有关。四川周边多高山,重峦叠嶂之地很容易孕育出超现实的浪漫传说,在这样充满仙气的文化之中,李白最终成为那个“谪仙人”。后来的“坡仙”苏轼,他从眉山走出,同样受到类似的文化影响。所以你看李白和苏轼在个性上有很多相似相同之处,我觉得正是四川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了中国历史上这些伟大的诗人,这是属于四川人民的文化自信。

  四川拥有许多有巨大价值和影响的文化符号,诗词也是其中之一。在当代要传承发展好,我觉得需要凸显出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跟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去对话和碰撞,凸显出个性。一方面从历史的传承去看待地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横向比较,比如巴蜀文化跟湖湘文化、燕赵文化、江南文化的比较,凸显出巴蜀文化独特的地域特色。

  记 者 手 记

  收获一个粉丝就这么简单

  采访是在长沙杨雨教授的工作室里进行的。从工作室的落地窗向外望去,碧绿湘江在脚下缓缓流淌,一如流淌了千年的诗韵。

  采访中,跟杨雨从法国诗歌与中国诗词的比较聊到文化传承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音乐诗词的交融演进谈到李白、杜甫、苏东坡的个性特点。而她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和学生们的点滴故事。杨雨牵头指导了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团和南薰诗社的成立,吸引一届又一届中南大学的年轻学子们重新认识诗词、爱上诗词。她的工作室里有一张长桌,学生们是这里的常客,大家围坐一圈,吟唱诗词、分享心得。千古流传的中华经典与青春飞扬的有趣灵魂碰撞、交织在一起,可能才是文化传承发展最美好的画面。

  有时候世界就是这样奇妙,当你遇到一位充满诗意的人,你自己仿佛也会跟着有了诗意,以至于在采访结束后,我也班门弄斧地念了一首学生时代就特别喜欢的范仲淹的《苏幕遮》。杨雨说,你看,爱上一首诗词就是这么简单。我心想没错,您收获一个粉丝也是这么简单。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

  大型人文融媒报道

  策 划 李 鹏

  统 筹 姜 明 赵晓梦

  本版撰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真卿

  本版摄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 维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pg网赌游戏的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pg网赌游戏的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