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3-12-18 8:25:33) 编辑:盛飞
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会议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要把握其活的灵魂和精髓,并贯穿到我省具体实践中。当前,全省正在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千万工程”是进行沉浸式学习的鲜活教材、最佳案例,必须深学细悟、贯彻落实。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深化“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千万工程”彰显了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马克思主义调查方法论;彰显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千万工程”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并系统科学回答了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从立场维度看政绩应该为谁而树。“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主要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纯澈的为民情怀,源于坚如磐石的人民立场。一是坚持尊重民意。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从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不搞强迫命令”,才有了党委政府更具体、更精准、更高效的政策制定和力量凝聚。二是坚持维护民利。“千万工程”在实施之初就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乡村全面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维护农民群众利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形成了共谋发展、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三是坚持强化民管。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只有厘清政府干预和群众自主的边界,做到政府干的主动想、精心谋、务实做,农民自主干的不越位、不包揽、不干预,才能把人民群众动员到参与公共事务中来,通过“共建”凝聚民心。只有自觉站稳人民立场,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才能真正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从路径维度看政绩应该如何实现。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抓住重点、找准方法,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直面浙江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这一具体问题,聚焦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根本问题,以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从改水改厕、修路架桥、改善村容村貌到发展产业、完善设施、提升素质,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二是坚持系统全面。“千万工程”把农村和城市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全域规划、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村落保护等工作,是纯熟运用系统思维能力科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成功案例。三是坚持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浙江二十年如一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千万工程”迭代升级,创造了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典范,强有力印证了“干部任职有期限,但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无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没有止境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 从价值维度看政绩应该如何衡量。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课题答得如何,需对标“三个是否”。一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从人民立场、群众视角出发,“千万工程”的实施使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基层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让“政府想做的”和“农民想要的”好事实事精准耦合,被浙江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二是社会发展是否全面。从村庄环境到全面发展,“千万工程”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乡村高质量发展“中国之治”的创新探索,推动农村迈向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为全国乃至世界乡村建设提供了成功样板。三是文化文明是否提升。“千万工程”不仅形塑城乡生态,更是将文明提升、文化建设作为题中之义,通过对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极大增强了农民群众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构筑起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共有精神家园,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前瞻性引领和探索性示范。 康定顺应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成功收回跑马山经营权,城区小学首次实现午餐供应,供排水国有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量力而行开展市政设施改造,努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未来,康定将深学笃行“千万工程”经验,树牢正确政绩观,保持战略定力,把全部心思和工夫花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委各项决策部署上,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康定力量。 (作者系甘孜州委常委、康定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