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3-11-3 9:09:28) 编辑:盛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文明的内在逻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大关键要素。二者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必须并驾齐驱、比翼双飞。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切实处理好这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问题,使其同向而行、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才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关键所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彼此相连、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现代化,必然要以努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奋斗目标,因此,既要着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国家经济硬实力,实现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又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精神文明的充分发展,最终实现二者的协调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才是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两个重要维度。 中国独特的国情实际和文化传统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遵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那就是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使得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富裕,还要使其精神生活富裕,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实现了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的共同需求。 我们要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是以推进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追求的现代化,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意味着人们的智力和体力、能力和个性都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充分发展,这必然要建立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呈现出高度发达、协调发展状态的基础之上。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推进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重要内容,既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更为崇高的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意味着人的现代化也必然是要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发展,需要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不仅追求物质发展,还要实现精神富足;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要追求人与人的和睦相处。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前瞻性地提出新政府“两大建设”的重任:“它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擘画“四个现代化”时,就已经将科学文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强调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理念,在领导人民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注重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引领作用,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并且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从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党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一致、共同发展的深刻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必须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要求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注重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以圆满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 3.坚持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行稳致远,顺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在党的全面领导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直接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和最终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这一内在规定,深刻反映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其领导力量的必然要求。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繁荣兴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不偏离航向、不丧失灵魂。在党的全面领导中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把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确保我们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发展进程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坚持辩证、全面、平衡地对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坚持辩证地对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相互制约,辩证统一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全面地对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键是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让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精神生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平衡地对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不能顾此失彼或者厚此薄彼,既不要片面追求物质文明的繁荣,也不要一味空谈精神文明的建设,而是要采取切实举措正确处理二者的不平衡性和不完全同步性问题,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真正协调起来,共同推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进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不断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指向。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来说,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把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全方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在“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中,不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让人们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的辩证统一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袁红英,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