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2-10-24 9:46:07) 编辑:盛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明确定义。未来社区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先行先试的微观治理场域,有助于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紧密结合。针对“未来社区”的创新和探索,全球较具代表性的有政府主导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融合经济与人文、具有亲切和谐邻里关系和丰富商业配套的欧洲block新型街区;构建共享公共空间、营造“守望相助”邻里氛围的日本共享住宅模式等。2019年,浙江省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未来社区。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构建幸福美好公园社区体系,建设未来公园社区。
探索过程中应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处理好传统、现代与未来的关系。未来公园社区既具有物联网技术引领智慧社区建设的技术导向,又有回归生态文明和传统邻里和谐关系,保留和传承城市原有风貌及特色地标、使生活富有人文气息和社会关怀的时代使命。因此,不能一味地追现代化、科技化,也不能固守传统、拒绝改变。二是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赢合作关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和高效能治理。在先行试点社区积累初步经验,再以“增点扩面”探索完善社区规划、建设和运营的标准体系,为全域推进公园社区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具有操作性的经验与模式。 具体推进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项目投融资模式亟待创新,未来公园社区具有公益性、专业性、平台性三重属性,若依靠财政资金直接投资,势必导致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开发主体综合开发和运营能力亟待提升,“投融建管营一体化”要求开发商兼具综合开发和综合运营能力。以未来“数字社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为例,目前传统开发商对于新型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决策不具备敏感性和专业性,一旦决策失误,损失将相当惊人。此外,未来公园社区的开发商需深度参与城市片区的规划建设,实现生活产业链的模式创新及其带动下的社区运营模式创新,对于专业精神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系统性治理思路亟待推进,未来公园社区是对传统社区建设模式的系统性重构,强调安全、宜人、智慧、低碳、健康、共享等建设目标。亟须以系统性治理思路推进未来公园社区的建设与开发,协调社区各个功能要素,真正把握当下社区发展治理的困境与未来趋向。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积极探索可持续性的项目投融资创新模式。探索由地方政府设立未来公园社区项目发展基金,以股权基金的方式实现政府资本与民间资本联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和支持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此外,以收益期权定向出售的模式未来能够产生一定收益的资产,可通过超前谋划,采用收益期权定向出售模式来对未来社区项目融资。 以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为抓手解决“大城市病”。成都市是全国首批城市体检工作试点城市和样本城市,未来公园社区可以作为“近未来”框架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具体发力点。城市体检工作应深入街道社区进行“细粒度”评测,创新“传统渠道 信息技术 社会动员”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参与,聚焦民生福祉和城市运营维护等重点领域,将各类型动态和实时数据及时有效地用于城市治理实践,合力推进“大城善治”。 以未来公园社区创新赋能城市有机体建设。培育枢纽型社会组织和品牌型社会企业,引流青年群体进入社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以培育“趣缘”群体为抓手,推动未来公园社区治理“五社联动”的创新空间实践。将“自治”“共治”品牌形成持续影响力,以“组团式发展”思路推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实现未来幸福美好公园城市治理品牌的初步构建,并带动更高层级的机构和更多的关注者参与,甚至可能成为城市的文化标签,进而兼顾商业利益和对城市的文化贡献。 以未来公园社区模式高效联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可以改变目前城市旧改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缺乏多元化融资渠道、面临“空间、资金、可持续运营”三大制约的困境。以锦江区锦华街道为例,老旧小区通过智能门禁改造可以实现每年20余万元的停车费收益;新都区桂东社区9个老旧小区打通围墙,降低物业成本,实现物业管理的跨区域统筹。(作者单位:成都市委党校社会建设教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