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3-9-11 9:12:08) 编辑:盛飞
●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同频共振。从探索起步到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全球化提供的机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亦成为推动全球化、拓展世界市场的重要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全球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有何内在关系? 答 总体而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同频共振,任何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均无法脱离全球化的影响。从探索起步到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即在不断融入世界市场和主动参与国际交往中吸收可资利用的经验、资金、技术等资源。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亦成为推动全球化、拓展世界市场的重要力量。 全球化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潜能。 中国式现代化在顺应全球化趋势中起步。自从以西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率先迈上现代化道路并取得耀眼的发展成果,一场现代化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19世纪中叶,封建闭锁的中国尚无法主动开启现代化进程。后受西方殖民势力强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早期为抵抗外来侵略而引发对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但在一段时期内停留在被动模仿外部传入的现代化模式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基础上,更为强调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各国的发展已离不开世界范围的大市场,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环境的鲜明主题,中国顺势走上改革开放的现代化道路,将现代化发展目标置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各领域深度融入全球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使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发展,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奠定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中创新。全球化最初由西方国家率先发起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作为发展资本主义的手段。长期以来,其发展进程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资本逻辑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逻辑。因此,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挑战。对中国而言,不仅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负面问题,也要坚持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由此决定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地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必须在汲取西方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上,克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创符合中国实际、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和扬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基本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全球化潮流中发展。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固有的矛盾延伸至全球范围,使由资本作为动力的全球化陷入困境。当发现全球化的演变无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曾经主导和引领全球化潮流的西方国家开始出现明显的逆全球化思潮。然而,全球化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不会因此而逆转,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在国内深入推进,也需要通过国际维度的实践来改变以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化,进而助力构建一种“新型全球化”。全球化的调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上的科学可行,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与辐射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扩大全球化的覆盖规模和经济收益提供新机遇。人口规模巨大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力量所在。据统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计80亿人口,迄今为止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30个、总人口不到10亿人。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经济体人口的总和,意味着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彻底改写,世界发展格局发生巨变。中国式现代化解决超大规模人口发展难题,释放出超大规模的生产力、创造力,形成超大规模市场和超大规模经济体;同时,不断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人口,将会拥有最庞大的生产消费群体和技术管理人才,进而为全球化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的人力资源、强劲的发展动能。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解决全球化中的不平等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全球化过程中全球生产和分配体系必将带来全球不平等的问题,即一国内部社会各阶层之间财富分配不均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尽管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资本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整体上的富裕,但囿于社会制度的限制,贫富悬殊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致力于实现国家整体上的富裕,还注重将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缩小中国国内贫富差距的同时,也将为缓解全球贫富差距作出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开辟广阔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意味着物质上富足和精神上富有相辅相成、协同共进。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超越了“物质至上”的西方现代化模式,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的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良性互动不仅体现在互利共赢的经济层面,也体现在文明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搭建桥梁。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将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繁荣,助力构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群星闪耀的世界图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缓解全球化伴生的生态问题贡献中国经验。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也对全球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工业化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强调妥善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有机结合,着力解决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生产力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到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中国式现代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造福中国,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书写全球化的新篇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基础。区别于先发国家通过殖民掠夺和侵略战争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选择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和平发展,打破了西方国家“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大国崛起模式,确立了以和平崛起为特点的后发国家现代化新范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努力建立一个由相互促进的共同体组成的全球化社会,全球化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迎来更多机遇。 (感谢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兵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