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4-4-1 9:51:04) 编辑:盛飞
中国式现代化是长期复杂而又宏伟壮阔的伟大进程,深化改革开放则是推动这一进程最重要的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就是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特别是制度型对外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升效,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实际效能。可以说,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仅是对过去成功经验的延续,更是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举措。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始终保持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决心,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务实精神。
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力。为推进这一进程,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完善行政审批,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不仅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积极追求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和外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化金融服务,改善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支持,促进优质资源向高效益、高潜力的优势领域和企业集中,支持更多的小巨人、瞪羚、独角兽企业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而深化改革开放对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大力培养和支持本土创新,为创新提供更多资源和良好环境。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体制改革以及要素市场建设等制度创新,同时加大科学研究、技术教育和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巩固知识创新全球地位。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特别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和创新成果,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自主创新,攻克受制于人的技术瓶颈。加强与国际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内外技术创新的融合,吸收更多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广阔视野和更多机遇。同时,严格实施专利法,进一步完善专利申请和审查制度,保护知识产权,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提升创新效果,助力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以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重点,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仅追求商品和要素流动的最优配置,更强调规则与制度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服务业开放、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促进跨境数据流动领域建立新规范,建构更加健全的制度体系,推动从商品和要素流通型的开放转变为注重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的开放。制度型对外开放并非简单地改变法规、条款和管理机制,而是一种对外开放理念的深刻变革。这意味着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创新监管模式,并努力使国内管理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相协调,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和透明度。推动从“互联互通”到“制度融合”的升级。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进程应当以开放包容、协调便利为原则,既接纳国际经贸规则的先进之处,又立足中国的实际国情加以灵活运用。积极扩大开放领域和范围,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时,加强监管和规范,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为境内外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将对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了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国家治理的各方面。站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需要根据新的使命任务、新的战略安排、新的工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使之更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立法质量,强化法治实施和监督。立足中国国情实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家制度与时俱进,使国家治理效能更高、更优,以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改革开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中国以互利共赢国际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塑造同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全球治理话语权。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