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3-2-26 8:50:19) 编辑:盛飞
近年来利用虚假信息进行的电信诈骗犯罪发案数仍居高位,其造成的财产损失常年高居不下;前不久大热的chatgpt也因时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编造的信息有理有据,几乎能以假乱真,被戏称为“史上最强造假工具”,引发虚假信息泛滥的担忧;除此之外,还有为了博关注的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层出不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假信息已经无孔不入。
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制造和传递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碎片化阅读趋势导致人们获取的信息更容易变成“断章取义”,而虚假信息无法从源头上被遏制,全方位、常态化的虚假信息管控也难以实现,为了保障个人生命财产安全,更好地维护公共信息安全和网络环境,有效鉴别虚假信息已成为公众的必备素养。 作为信息的受众,通过权威、专业的渠道积累通识知识有助于鉴别虚假信息。虚假信息之所以虚假,就是因为它违背了客观事实,而通识知识有助于我们快速识破虚假信息的“羊皮”。例如,近年来在朋友圈中盛行的各类“养生之道”,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真假参半,但只要利用常识稍加评判,“假养生”很容易被戳穿。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伪科普”,查阅资料即可印证或推翻。 冷静地看待各类信息、形成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能够极大程度地避免为虚假信息所惑。例如近期发生的苹果手机imessage频繁发送诈骗信息事件,包括利用伪造信贷信息骗取钱财等,皆可以通过多元渠道进行信息的交叉比较、利用客观事实反复求证信息的真实性来避免上当受骗。保持警惕不轻信,大胆质疑小心求证,都可以准确揭露虚假信息的伪装,有效预防虚假信息带来的危害。 此外,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不单凭主观臆断发表意见,可以有效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绝大多数信息都具有多面性,但若不经思考便擅自阐述个人观点,很容易造成信息的传达失衡,引发三人成虎的结果。未来,ai等智能化技术的大范围应用,都容易造成虚假信息的泛滥。防范虚假信息危害,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措施,更需要我们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鉴别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