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4-1-10 9:03:54) 编辑:盛飞
2024年开年第一现象级流量,哈尔滨当之无愧。一轮又一轮的话题,一茬又一茬的热搜,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如不断放大的正向循环,让开年的哈尔滨不仅收获了来自全国的“小土豆”,甚至火到了国外。从数据看,哈尔滨元旦假期3天,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狂揽旅游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乃至假期结束,这波热度仍未有停下的趋势。所有人忍不住问一句:为什么是哈尔滨?“尔滨”的开门红,又能给四川带来什么启示?
尽管从文旅资源来看,哈尔滨绝非无名之辈,不仅被誉为“东方巴黎”,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在北京冬奥会后,这座城市又迎来了冰雪游的发展机遇期。但仅靠这些,仍不足以成就这种“泼天流量”。也有人说,这不过是一次成功的文旅营销。但我们看见,游客不仅填满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等传统旅游景点,还迅速占领了本地居民常去的澡堂、饭店、早市、松花江上……很快,各行各业都紧急招人,连给冻梨切盘儿的大妈都缺。而东北文旅乃至整个城市的形象,也都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甩掉很长时间以来的“缺少活力”“宰客”“营商环境差”等负面印象,变成了“宠游客”“热情待客”“花式整活”等正面评价。由此可见,这轮火爆,不仅提升了短期的文旅热度,还促进了当地就业增收,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和气质,这波流量完全有机会变成发展常量。 羡慕不如学习。其实,哈尔滨的爆火并不是偶然,而是从思想到行动的决然转变。去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并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要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一个多月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而哈尔滨也不负党中央期望,在挖掘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着力点上下功夫。据当地文旅局局长透露,今年看似偶然爆火的流量,背后却有一年的准备,仅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就是历年之最,甚至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获得“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称号。而入冬前夕,黑龙江就进行了细致、大规模、多次目的地营销,市场启动很早。 当地不仅有发展高质量冰雪游的决心,更摸到了社交网络时代文旅宣传乃至城市营销的“脉门”——哈尔滨不失时机地复制淄博模式,学到的正是这个时代已经转变的文旅逻辑。人们都说,真诚是必杀技,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这句话其实在社交网络时代更加重要。一方面,社交网络的便捷传播特点,让一个地方到底是真诚还是套路,能够被更多人快速知晓,真诚的服务更容易被看见,成为更大的加分项;另一方面,网络话题、视频仪式感也激发游客更多的分享欲,需要景区开发出更多适合分享的“花活”项目。 回看哈尔滨,这轮“泼天富贵”一开始并不顺利,冰雪大世界刚刚试营业就爆出了排队过久的争议话题。哈尔滨市文旅局用绝对的真诚打消了疑虑,批评意见全盘接受,而且接连打出组合拳,从开会明确不准盲目调价,到不断为游客作出各种改变,推出诚意满满仪式感强的互动项目——面对喜欢精致的南方游客,普京来了都要自己抱着啃的东北冻梨首次被切开摆盘;为丰富游客体验,东北人都难见的非遗鄂伦春人驯鹿竟然在大街表演;担心游客怕冷、嫌远,街头搭建游客暖房、地铁成了免费“接驳车”……这哪里是文旅营销?这份热闹劲,让整座城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主题乐园!而城市里的每个市民,也被这种情绪感染,主动走上街头,或开着私家车免费接送游客,或带来一份好手艺免费派发红糖水等冬日温暖。真诚待客、全域参与、全民互动,综合成就了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尔滨现象”。 从“淄博经验”到“尔滨现象”,巨大流量背后的营销逻辑已经愈发鲜明:真诚、互动、换位思考,是不会辜负一座城市的,比起略显套路的宣传片和个别景点的单打独斗,全域全方位出动更能拉近和游客之间的距离。全国多地文旅局局长也意识到了新趋势,比如沈阳市文旅局局长在线听网友支招,主打一个“听劝”,头天网友建议早市加行李寄存处,第二天就回复已经在建了。这种“听劝”,其实是文旅产业发展本应该做到的换位思考。 过去很长时间,文旅产业主要靠天吃饭,野蛮生长。但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体验式的旅游愈发渴求,高质量的文旅服务愈发成为更多人的新选择,也愈发成为撬动城市口碑的新“抢人方式”。西安、成都过去几年年轻人暴增,也离不开一直以来的好口碑。四川有丰厚的人文资源,也有大自然馈赠的特色冰雪旅游资源,被誉为“温暖的南国冰雪世界”。但对比淄博和哈尔滨,四川文旅不妨也找找差距。比如,一些海拔高、山坡陡的地方,有没有换位思考过为旅客提供拖拉行李的便捷、减缓颠簸山路的不适?四川拥有很多不同的文旅资源,是各干各的,还是整合起来放大优势?类似的服务细节,还有很多需要“听劝”。旅行不是苦行,而应是一种享受和体验,新时代的文旅,需要全民以一种主人翁的自觉热情,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以真心换真心,游客看得见,网络看得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