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ol.com.cn(2024-1-19 8:23:13) 编辑:盛飞
——写在二0二四年四川省两会开幕之际(下)
跨入新年,天府大地暖意融融。川西北首条铁路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后,坐着动车到阿坝州旅游和探亲成为生活新时尚。2023年12月28日,该铁路开通运营“满月”,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9万人次。 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小鸽”工会驿站内,连跑5单的外卖员小杨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喝热水。工会驿站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给户外劳动者提供温暖“避风港”。 自贡市自流井区,八九位老年人在仲权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下棋、跳舞。这个当地最大的农村养老机构,为片区三镇一街的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和低偿社会代养服务。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过去一年,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从实处着眼、短处着手、细处着力,用心用情用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从实处着眼,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2023年11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 2023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专题会。会上通报,截至10月底,全省30件民生实事已有21件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件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要求。 每年都为人民群众办成办好30件民生实事,是四川坚持多年的传统。年初甄选确定目标,坚持系统思维、聚焦重点群体,一以贯之、量力而行;年末交出答卷,务求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让大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成果,体现在促进就业上。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省政府始终抓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取得丰硕成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36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 2”政策体系先后出台落实,从源头上助企纾困,扩大就业容量;64所四川高校首次“组团出击”,前往浙江访企拓岗,与240余家企业、11个当地人社部门集中对接,达成7600余个合作意向,为高校毕业生拓展就业岗位1.6万余个。四川工会就业服务平台全年新入驻企业6300余家,发布各类岗位69万余个……实招带来实效,1—11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5.69万人,超过年初确定的85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全省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成果,浸润在绿水青山里。2023年,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首次达到100%,较2022年上升0.5个百分点。全省生活污水管网长度突破5万公里,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105条黑臭水体整治后全部销号。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24个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超过300吨的地区基本实现了“零填埋”。 成果,蕴藏在公共服务中。“以前照了片,要拿到县医院找医生看过才放心,现在再也不跑路了。”近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卫生院,张大爷对卫生院提供的影像诊断等远程会诊服务竖起大拇指。得益于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打造,乡镇卫生院如今也能提供二级综合医院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一年来,全省成功创建135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累计建成30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让全省8300余万常住城乡居民免费享受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得以实现。 一年来,四川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升级拓展,3800余项政务事项实现“网上办”,3408个办理事项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电子政务外网覆盖全省所有乡镇,村组一级覆盖率超过80%;全省约5000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体场馆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就在每个人的身边。 从短处着手,突出强弱项填空白 2023年3月,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高坑村和泉坝村之间的南河上,一座崭新的公路桥竣工通车,当地村民彻底告别30多年来依靠铁索木板桥渡河的日子。“这座桥至少方便周边几千人的出行。”68岁的泉坝村村民王永江说。 农村铁索桥的安全监管过去一直是个空白。2021年,省委省政府针对全省170余座存在安全隐患的铁索桥,启动实施铁索桥改公路桥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是该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剩余的70座桥全部如期改建完成;500余座保留的铁索桥实现日常管护,彻底填补农村铁索桥安全监管空白。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关键在于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解决急难盼愁问题。一年来,省委省政府从民生领域短处着手,突出强弱项填空白,让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亮点。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均标准由115元提高至133元,城乡低保人均标准分别比2022年提高60元、53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低限分别比2022年提高78元、69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22年的每人每年610元提高至不低于640元……四川用好有限财力,全力推动系列兜底保障政策落地见效,补上基本民生短板。 农村地区补上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短板。一年来,四川着眼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较大规模人口自然村组通硬化路、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建设,新(改)建成农村公路5364公里。农村通信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建成1200个4g基站,农村地区网络覆盖进一步加大。 “一老一小”服务托稳幸福。资阳市雁江区宝莲街道拱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里,住了不少家在附近的老人。“相比于集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优势在于托养离家不离社区。”中心负责人罗建美说,老人既能随时见到子女,又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在乐至县,乐至第三幼儿园的建成投用,让市民刘先生告别穿城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烦恼。 补齐民生短板暖民心。2023年,支持建设200所公办幼儿园首次被纳入民生实事推进实施。全省统筹安排各级各类资金17亿元,截至年底,已有73所项目幼儿园完工投用,其余127所项目幼儿园都已开工在建。20个基层未成年人保护阵地项目全面建成,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全省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84个,适老化改造困难老年人家庭7万户,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形。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失能老人健康“敲门行动”,为超过20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康复护理指导、健康风险指导、心理支持等服务。 从细处着力,满足群众多样需求 近日,内江高新区龙珠茗苑小区新打造的公共区域内,居民健身、聊天、晒太阳,很是热闹。 一年前,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老旧小区还是一副破败模样。“现在下水道不堵了,车不乱停了,还安装路灯、监控和健身设备。”居民江敏说起小区的变化,喜上眉梢。这些变化源自内江市开展的以老旧小区改造和整治为核心的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行动。2023年,内江累计投资43.5亿元,对206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 四川在全国率先建立老旧小区改造成效评价机制,2023年被纳入改造计划的5293个小区全部开工。一年来,全省新开工筹集保租房10.5万套,开工改造棚户区6.83万套,在全国率先开展公租房购买保险、加装电梯和信息平台建设,既有住宅电梯增设完工4900部。 社区变得更安全了。全省率先打造的40个省级安全社区,一年来道路交通事故、刑事治安案件、火灾事故等数据均显著下降。社区变得更“完整”了。全省25个社区纳入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5个社区纳入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便民服务、市政配套、公共空间、适老化设施、智能数字平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越是民生细微之处,越需要拿出持之以恒的“绣花”功夫。 一年来,全省超过8200个工会驿站建成投用,其中2023年新建4684个,主要城市和城市重点区域工会驿站15分钟服务圈交叉覆盖基本实现。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有了更多能休息如厕、喝水热饭、充电上网的“家”。 全省超过120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得到免费“两癌”筛查服务,2000张现有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护理能力得到提升;建成183个县级失能老年人照护中心、600余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渐完善;3116个乡(镇、街道)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窗口,27710个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实现法律援助站点全覆盖。“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热线并轨运行,为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件件民生实事,蕴含发展的温度、治理的精度,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展望未来,站在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新起点,需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